2014年11月17日,我有感而發寫了一篇博文《為什么老師都不想當班主任?》,這篇博文點擊量接近六十萬,被眾多網友和網站轉載,也流進了朋友圈。昨天一位朋友發信息給我說,你的這篇博文進入了官方視野,在相關微博和論壇可覓得蹤跡。
一篇關于班主任的博文能引起這么多人的關注,我的確沒有想到。至于是否真正進入官方視野,有無作用,那也只有天知道。但班主任工作和班主任群體的確應當引起更多的關注,這是不容置疑的,班主任是戰斗在教書第一線尤其是育人第一線的核心力量,其重要性也不容置疑。通常我們談及“教育“二字,都是教在前,育在后,從來我們都極其重視知識的傳輸,我們對分數有著極其狂熱的追求,一群疲憊不堪的老師帶著一群疲憊不堪的學生對分數展開疲于奔命的追求,這是很多學校的一道悲慘風景,分數成為評價老師評價學生的終極標準,在這樣的標準下,學生沒有快樂,教師沒有快樂,教育沒有快樂。
真正的教育應當是育在先,教在后。曾經,我也在對分數的追求上“嘔心瀝血”,然而,在做了十余年班主任后,在帶著一屆又一屆學生前行的過程中,一屆屆學生讓我明白了很多道理。分數固然很重要,但分數絕不是最重要的。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團結寬容的班級氛圍以及樂觀的心態,這些或許都比分數更重要。當然,在現在的教育體制下,誰都不能否認分數的重要性。如果沒有分數,你就無法跟領導交待,無法跟家長交待,甚至無法跟學生交待。分數是根絞索,讓教育窒息。但事實上,重視行為習慣的培養與分數一點也不矛盾。當一個班的孩子有良好的行為習慣,有強烈的集體榮譽感,有開心融洽的同學關系的時候,他們的成績也會與時俱進。當然,班上總會有基礎很差,成績很差的學生,在這個分數至上的背景下,他們或許會拖班級的“后腿”,會讓很多老師焦慮。但焦急其實是沒有任何作用的。我的辦法是盡可能安排這些學生負責管理班級,讓他們負責班級一些重大活動比如運動會,文藝晚會的籌辦組織任務,事實上,這些在學習方面讓老師焦慮的學生在這些方面往往有突出的表現,或許他們的分數落后一大截,但或許他們的能力已經領先一大步,我相信,這也是一種學習,更深層次的學習。
的確,當班主任是很辛苦的一件事,勞心勞力且有可能得不償失,甚至可以存在極大的風險,所以我才會有《為什么老師都不愿意當班主任?》的感慨,而且引起如此多的共鳴。但花開兩朵,各表一支,班主任工作固然存在風險,正所謂無限風光在險峰,最苦最累的可能是班主任,最能享受到教育的溫暖和快樂的也可能是班主任,班主任最能走進學生心靈深處,和學生成為朋友。一屆屆學生帶給老師的快樂,溫暖人心,相信很多班主任最終都會有此感慨。
舉一個例子,這件事情過去很久了,我卻依然難以忘記。有一次學生通過Q群提醒我去參加他們的一個聚會,并告訴我坐哪一路地鐵在哪個站下車。這群學生已經初中畢業三年,也就是說他們剛剛參加完高考,在等待高考成績。聚會的地點離我家挺遠,還挺偏僻。我心想你們這群家伙怎么不找個離老師家近的地方聚會,反而讓老師勞碌奔波。我就懷著這樣一絲小小的“怨氣”去赴宴了。我坐了老長時間的地鐵,按照學生的指引走出地鐵口,地鐵口燈光有些昏暗。就在這個時候,我看到地鐵口有兩排手機在整齊地晃動,并且傳來歡呼聲:“歡迎光臨,歡迎光臨。”好家伙,班上的一群學生在地鐵口排得整整齊齊迎接我的大駕光臨呢,這一幕讓周圍的人都有些疑惑,讓我很感動。三年了,他們還是那樣活潑開朗,那樣充滿創意。他們或許不是成績最優秀的集體,但他們的團結,樂觀是無與倫比的,我一直以他們為傲,也是我最欣賞他們的地方。每帶一屆新生,我都會在跟學生的第一次交流中說這樣一段話:在這座城市里,一個班級的同學來自五湖四海,十三億多人中我們走在一起,這是緣份,我們必須彼此珍惜,必須彼此尊重。一個團結的班集體不僅對他們現在很重要,對他們的未來也非常重要,因為同學關系可以延續很多年,甚至一生一世,將來當你成功的時候,會有很多同學替你祝福,將來當你失敗的時候,或許會有很多同學會幫你一把。
我總覺得說這段話比說一百遍我們要團結更有用,我很幸運,一屆屆學生總能理解我這句話的含義,所以他們大都團結,樂觀,他們組成的集體總是充滿戰斗力,充滿歡聲笑語。
十年前,在博客剛開始興起的時候,我開通了新浪博客,并開始在博客上寫當班主任的點滴趣事,并起名為《斗智斗勇,我與我鬼靈精怪的學生》,至今已寫了百余集連載,四百多個小故事。十余年班主任生涯,固然有很多艱辛和困惑,固然曾經感到過苦累和放棄,但每到困境,我就會去想些辦法,走出困境,讓自己更輕松愉悅一些,即所謂"迷途知返”。現在,每當我重新閱讀我和學生之間斗智斗勇的小故事的時候,心里就感到很溫暖。教育是細水長流,潤物無聲的事業,絕大部分老師,都可能把教育作為一生的事業,把三尺講臺作為一生戰斗的地方,正因為如此,我們要盡可能去追求教育的幸福和快樂。身為教師,一輩子做班主任會很辛苦,但一輩子不做班主任或許就很遺憾,就很難體味到教育本源的快樂。
所以,我還是建議更多的老師尤其是年輕老師能加入到班主任這個群體中來。當然,最最最重要的,還是得教育主管部門,教育官員,學校領導要真正重視班主任這個群體,要真正把育人放到首要的位置,而非單純的分數比拼,唯有如此,才會意識到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才會真正地改善班主任的生存狀況,減輕班主任的工作負荷,給班主任減負是目前最迫切的事情,別只在口頭上說班主任有多重要有多重要,要拿出點實際行動來。
當然,提醒未必有用,別人也不一定聽得進去,所以身為班主任的我們,還有未來即將踏入班主任群體的你們,我們或許無法改變整個教育環境,但我們可以在小范圍內掃除教育的霧霾,調整心情,帶著一屆又一屆的學生前行。
(作者 烏蒙流浪者 原載作者新浪博客。)
|